列当科钟萼草染色体水平基因组揭示了唇形目物种间核型演化轨迹

来源: 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研究院    时间:2024年09月03日    浏览量:

本站消息 近日,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郁文彬研究员团队和云南农业大学董扬教授团队在国际植物学期刊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JCR Q1,IF5 years=5.3)上联合发表了题为“Chromosome-level assembly of Lindenbergia philippensis and comparative genomic analyses shed light on genome evolution in Lamiales”的研究论文。

唇形目植物包括24个科,超过23,755个物种,是一个形态特征高度多样化的植物类群,并且在园艺、观赏和药用植物品种的培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全基因组复制(Whole-genome duplication,WGD)及其随后的后多倍体二倍化(post-polyploid diploidization,PPD)过程代表了最激烈的核型演化类型,为物种多样性的形成注入了巨大潜力。当前,关于唇形目物种的多倍化历史以及WGD事件后的基因组和亚基因组演化式样的相关研究较少。

该研究构建了染色体水平的钟萼草基因组,并进一步整合唇形目的12科14个物种高质量基因组数据,通过联合Ks分析和共线性深度分析,重建并验证了唇形目物种的多倍化历史。染色体核型重建显示唇形目的祖先核型(LAK)的原染色体为11条,随后发生复杂多样性演化过程,揭示了唇形目的古基因组在物种演化过程中经历过高度灵活的重组。

该项研究为唇形目物种的多倍体和核型重塑提供了新的见解和全基因组证据,对物种多样化和基因组演化研究的理解至关重要,不仅提供了列当科钟萼草高质量参考基因组新资源,而且为深入解析唇形目物种的多倍化与核型重塑演化历史提供了新的见解和基因组证据。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3389/fpls.2024.1444234


作者:董扬

图片:

编辑:潘伟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