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申报指南

2023年云南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指南

2023-01-25  阅读数:4052 

2023年云南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指南

自然科学基金委与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设立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旨在发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导向作用,吸引和集聚全国的优势科研力量,围绕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需求,聚焦其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促进跨区域、跨部门的协同创新,推动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2023年度云南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以重点支持项目的形式予以资助,资助期限为4年,其中重点支持项目的直接费用平均资助强度均为260万元/项。

一、生物与农业领域

围绕云南省三七防控植物病害、冬早春蔬菜抗病毒、特色花卉等农产品重要性状基因发掘与利用、入侵生物成灾生态机理等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相关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

重点支持项目

研究方向:

1.三七抗病靶基因与化感物质协同调控机制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C14的下属代码)

针对三七物种间生物多样性种植的科学问题,运用系统生物学、环境生态学等前沿学科技术,开展环境诱导三七抗病性的主要化感物质及其抗病机制研究,揭示关键功能蛋白质结合化感分子或传导信号的结构机理,建立利用物种间化感互作防控植物病害的新策略,为以三七为代表的云南省中药材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2.云南省冬早春蔬菜抗病毒调控机理研究及关键功能基因发掘(申请代码1选择C14的下属代码)

针对云南省冬早春蔬菜受 DNA RNA 病毒混合侵染的科学问题,开展不同病毒致病因子和传播方式的协同致害机理研究,通过寄主作物对病毒混合侵染应答的分子细胞学机理研究,发掘控制果柄缢缩的关键基因功能,为云南省冬早春蔬菜病毒病的绿色防控提供科技支撑。

3.云南省特色花卉优异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申请代码1选择C15的下属代码)

针对云南省花卉品种市场占有率低、育种技术落后等关键核心问题,以高山杜鹃、非洲菊,洋桔梗、百合、月季等为研究对象,采用基因组学、分子遗传学和基因工程技术等方法,克隆花卉重要栽培及观赏优异性状形成的关键基因,并阐明其分子调控机制、为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花卉新品种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4.长雄野生稻重要育种价值性状形成的遗传机制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C13的下属代码)

开展以地下茎为主的长雄野生稻无性繁殖特性,自交不亲和性等具有重要育种价值性状的遗传机制研究,阐明长雄野生稻育种价值性状的遗传机制,构建长雄野生稻育种理论体系,为云南省多年生稻的绿色、生态、低碳发展开辟一条新途径。

5.云南省濒危野生动植物濒危机制和保护遗传学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C02C04的下属代码)

以云南省濒危野生动植物为研究对象,结合种群基因组和共生微生物组以及栖息地景观特征,评估遗传多样性、近交水平和有害突变积累程度,检测种群遗传结构、基因流和历史种群动态以及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作用及影响,解析濒危机制和生存潜力,揭示野生濒危动植物适应不同环境的遗传机制,确定保护管理单元和生态廊道,为濒危动植物保护提供重要理论支撑。

6.云南省极端环境植物多样性保护与基因资源评价(申请代码1选择C02的下属代码)

开展高山冰缘环境和干热(暖)河谷极端环境植物多样性系统研究和资源调查,阐明其多样性组成及特征;分析其格局形成、种系分化与生命策略,挖掘和评价抗逆关键基因资源,揭示其物种形成与适应的基因组基础,评估其受威胁程度,并提出保护措施,为极端环境植物多样性保护及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7.云南省玉米抵御草地贪夜蛾关键功能基因挖掘及作用机理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C14的下属代码)

针对云南省玉米害虫草地贪夜蛾绿色防控技术及重大抗虫玉米品种匮乏的问题,挖掘玉米抵御草地贪夜蛾关键基因,通过种内遗传多样性确定抗性相关基因位点,阐明关键基因调控玉米对草地贪夜蛾抗性的分子机理,为选育抗草地贪夜蛾的玉米新品种提供重要候选基因资源

8.西南省晚更新世以来跨时空生物多样性演变格局及成因(申请代码1选择C04的下属代码)

立足西南地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以典型生物类群为研究对象,从生态学、遗传学、考古学和古气候等多学科交叉的视角,利用古 DNA 和现代基因组测序技术分析手段,研究西南地区晚更新世以来跨时空生物多样性演变的格局,生物类群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机理及其与人类活动的互动关系,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二、环境与生态领域

围绕云南高原湖泊污染精准防控、外来入侵植物成灾分级防控、山地森林固碳潜力时空分布格局及其演变等方面的科学问题,开展相关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

重点支持项目

研究方向:

1.云南高原湖泊流域特征污染物精准防控(申请代码1选择D01D03的下属代码)

开展云南高原湖泊典型流域土﹣水介质特征污染物在循环过程中的迁移转化机制研究,揭示不同形态特征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识别污染物的源汇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构建高原湖泊特征污染物精准防控模式。

2.云南省外来入侵植物成灾的生态学机理与分级防控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C03C14的下属代码)

研究云南省内不同入侵植物的生长、繁殖特征、扩散能力以及竞争能力等的差异,揭示外来植物的重要功能性状及其表型可塑性与入侵能力、入侵后果的关系,评估不同入侵植物的生态风险,建立外来植物入侵分级防控管理模式。

3.云南省山地森林经营增汇减排及固碳潜力时空格局演变(申请代码1选择D01D07的下属代码)

开展云南省山地森林碳通量动态监测及时空格局演变、森林碳增汇和林地土壤稳碳经营、森林经营决策优化研究,揭示林分经营对森林增汇减排效应的影响机制,模拟不同经营目标下森林生态系统固碳潜力,阐明云南省山地森林固碳潜力时空分布格局及其演变规律。

 

三、新材料与先进制造领域

针对云南省稀贵金属、煤基电池等产业发展重大需求,围绕高纯金属冶炼、光伏材料制备等方向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相关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

重点支持项目

研究方向:

1.基于云南省褐煤制备钠离子电池碳基负极材料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E04的下属代码)

开展以褐煤为碳源的钠离子电池碳基负极材料研究,揭示负极材料微纳结构设计、电化学反应界面构筑与储能稳定性间的关联作用机制,为煤基衍生碳可控制备提供理论基础。

2.仿生光电能量转换与存储纳米材料及器件的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B05的下属代码)

开展仿生光驱动离子泵用于光电能源转换和超级电容器能源存储一体化研究,揭示限域空间内离子传输在仿生光电能源转换与存储中的作用机理,研究仿光合作用的一体化光充电储能器件。

3.低温储能相变材料及光伏直驱压缩制冷变负荷调控机理(申请代码1选择E06的下属代码)

针对云南高原特色农作产品源头保鲜冷库供能不稳定的问题,开展低温储能相变材料及光伏直驱压缩制冷变负荷调控研究,揭示光伏供能模式下低温储能相变材料的热传递、光电冷转化机理及调控机制,为绿色能源在冷链中的高效利用提供理论支撑。

4.云南高原环境柴油机冷启动与低负荷工况排放特性(申请代码1选择E06的下属代码)

针对云南高原山区生态环境保护和交通运输的节能减排问题,开展柴油机低温冷启动和低负荷工况污染物排放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揭示高原柴油喷雾与油气混合对点火和燃烧污染物生成的影响机理,形成冷启动和污染物预测模型和控制策略。

5.高纯金深度除杂及金基梯度连接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E01E04的下属代码)

研究难处理金原料中硫、砷、炭等高效浸出,解决深度吸附瓶颈;构建金基多元合金相图,开展合金梯度连接材料组合芯片制备技术研究;揭示材料设计、结构与性能调控机理。

6.道砟受激流动重构机制与道床缺陷修复自主决策(申请代码1选择E08的下属代码)

针对云南省复杂地质环境下铁路道砟受激流动重构机制问题,开展道床捣固稳定配砟与清筛对道砟建构及道床稳定性影响研究,揭示道床缺陷演变规律和道砟建构关键特性强化调控机理,形成铁路道床缺陷修复的自主决策方法与规则。

7.基于数据驱动的锡冶炼生产过程优化及高效节能控制(申请代码1选择F03的下属代码)

开展锡冶炼过程数据解析与智能建模研究,建立数据、机理与知识耦合模型,结合模型特性提出多约束优化方法,构建多流程智能调度与管控体系,探索冶炼装备高效节能技术,提升锡冶炼过程智能化运行水平。

 

四、电子信息领域

针对云南省在面向南亚、东南亚跨境产业安全合作上的需求,围绕大数据智能化、电力交易大数据感知与推理等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相关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

重点支持项目

研究方向:

1.面向南亚东南亚跨境产业安全合作的大数据智能化分析技术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F06的下属代码)

围绕南亚东南亚跨境产业发展的需求,研究面向跨境产业合作的大数据构建、大数据态势感知、大数据监测预警关键技术,探索多语言、多模态、异构大数据的智能化采集、检索、共享、保护、分析、挖掘、可视化技术,为跨境产业合作态势研判、科学决策、精准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2.面向智能低碳的跨境电力交易大数据感知与推理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F02的下属代码)

针对南亚东南亚跨境交易场景下电力碳排放因子的智能监测问题,研究面向跨境电力交易大数据的智能感知、深度计算、知识建模与推理查询的关键技术,开发基于感知与推理分析的碳排放预测算法,建立深度神经网络与知识推理模型融合的智能低碳预测模型,为基于电力交易大数据的区域性动态电力碳排放因子提供决策依据。

 

五、人口与健康领域

立足云南省医药健康发展需求,围绕感染性疾病、肿瘤、特色植物天然产物、民族药等方面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相关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

重点支持项目

研究方向:

1.基于云南省特色植物中天然小分子探针抗新冠病毒化学生物学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B07的下属代码)

针对源于南省特色植物中的小分子探针影响新冠病毒复制的问题,开展基于新冠病毒结构蛋白及关键复制酶复合物两条路径的抗病毒化合物研究,解决小分子如何通过调控新冠病毒结构蛋白及关键酶复合物继而影响病毒复制这一科学问题,揭示其抗新冠病毒未知机制和潜在靶蛋白,发现原创新化学实体并进行成药性评价优选使之成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候选新药。

2.云南省重要类群植物活性天然产物的结构与功能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H34的下属代码)

围绕云南省特色药用植物资源,聚焦生物碱和多糖类成分的结构及其在重大疾病的药用功能,挖掘先导分子和活性组分,阐明作用机制和靶标,突破原创新药研发中先导分子和新颖靶标的关键瓶颈,加速云南省创新天然药物的研发进程。

3.云南省植物天然产物化学合成方法学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B01的下属代码)

以在云南省发现的虎皮楠生物碱、百部生物碱,五味子降三萜等具有重要生物活性及化学结构新颖复杂的天然产物为合成对象,根据活性成分的生源合成途径,利用酶催化及铱催化等方法构建天然产物的关键手性中心和复杂骨架,发展高效实用的合成新策略和新方法,为复杂天然产物的高效制备及植物资源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4.云南省特色中药民族药有效成分发现与药效机制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H32的下属代码)

围绕滇重楼、乌天麻、三七、臭灵丹、青叶胆等云南省特色中药民族药优势资源,采用多学科交叉融合手段,开展活性成分发现、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先导化合物和新药候选药物分子,并揭示其新的作用机制与靶点,解决特色中药民族药临床疗效中的关键问题,寻找有效的可降解生物材料载体实现药物缓释功能并深人探索其作用机制,促进云南省特色中药民族药的深度“二次开发”。

5.肠道菌群失衡导致的炎性肠病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H18的下属代码)

针对云南省结肠癌高发的问题,开展结肠癌患者的菌群分析,发现介导肠道菌群失调导致肠癌发生及进展中的重要因子,揭示肠道菌群失衡导致肠炎、结肠癌发生的致癌机理,为结肠癌的预防提供理论基础。

6.云南省特色发酵食品中有益微生物多样性解析(申请代码1选择C20的下属代码)

开展云南省特色发酵食品有益微生物资源高通量选育,研究微生物在发酵食品中的作用机理和控制方法,解析食品体系中有益微生物的种群组成、系统发育、代谢特征,阐明其与食品风味形成、营养性状相关的微生物学机制,为传统发酵食品品质提升提供理论依据。

7.云南省可食用野生菌免疫活性物质高效筛选及作用机理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C20的下属代码)

采用生物信息学、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等技术,开展可食用野生菌(羊肚菌、鸡油菌、鸡枞菌等)免疫活性物质高效筛选技术研究,建立快速筛选模型,明确免疫活性物质结构组成,并阐明其免疫作用机制。

8.绿色新食品原料功效物质作用机制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C20的下属代码)

以无传统食用习惯的新食品原料(如辣木)为对象,研究新食品原料中活性组分的构成与配比,解析活性组分的化学结构,揭示其在改善代谢综合征、衰老相关疾病及癌症等方面的作用机制,为云南省新食品原料开发及高值化利用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9.云南省特色腌制食品减盐调控及作用机制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C20的下属代码)

针对云南省特色腌制类食品含盐量高、长期食用不利于健康等问题,开展高盐食品加工过程中减盐技术的研究,解析不同膳食纤维、腌制介质、风味增强剂的作用机理,探索调控新策略。

10.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相关神经认知障碍的脑区域性损伤特征与机制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H21的下属代码)

针对 HIV 相关神经认知障碍的脑区域性损伤特征不清楚、机制不明确的关键问题,利用艾滋病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开展艾滋病各个时期不同脑区的免疫学、病毒学、神经病理学、转录组学等特征的系统研究,阐明不同脑区损伤的细胞分子机制,发现针对易损脑区关键机制的药物干预潜在新靶点,为 HIV 相关神经认知障碍的预防或治疗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11.基于低发肿瘤物种的进化肿瘤学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H18的下属代码)

开展云南省低发肿瘤物种的调查,以蝙蝠和蜜袋鼯低发肿瘤物种为重点研究对象,阐明其肿瘤低发的机理。通过多组学整合分析,鉴定低发肿瘤物种编蝠和蜜袋鼯抗癌发生的新型效应分子,阐明其细胞和分子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开发抗癌的新策略;基于肿瘤低发物种的抗癌机制,针对抗癌的新开发靶点,进行候选药物研发。

12.新型高性能脐带干细胞逆转猕猴器官衰老的细胞与分子机制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H28的下属代码)

针对云南省发展细胞产业的需求,对证实具有逆转器官衰老作用的新型高性能脐带干细胞,利用云南省特色灵长类动物衰老模型,明确其对衰老器官的结构与功能及特征性分子的作用,解析组织再生的细胞来源,组成规律及细胞间的关系,揭示基因修饰、转录、表达及代谢分子变化规律及互作关系,解决临床前关键技术和理论问题。

以上研究方向鼓励申请人与云南省具有一定研究实力和研究条件的高等院校或研究机构开展合作研究。

 

申请注意事项

1)申请人应当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

2)申请人同年只能申请1项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

3)本联合基金面向全国,公平竞争。对于合作研究项目,应当在申请书中明确合作各方的合作内容、主要分工等。集成项目合作研究单位的数量不得超过4个,重点支持项目合作研究单位的数量不得超过2个。

4)申请书中的资助类别选择“联合基金项目”,“亚类说明选择“集成项目”或“重点支持项目”,“附注说明”选择“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申请代码1”应按照本联合基金项目指南要求选择,“申请代码2”根据项目研究领域自主选择相应的申请代码;“领域信息”根据项目研究领域选择相应的领域名称,如“生物与农业领域”; “主要研究方向”根据项目研究方向选择相应的方向名称,如“1.主要杂粮害虫核酸农药的分子靶标鉴定及生产技术研究”。

5)如果申请人已经承担与本联合基金项目相关的国家其他科技计划项目,应当在申请书正文的“研究基础与工作条件”部分论述申请项目与其他相关项目的区别与联系。

6)资助项目取得的研究成果,包括发表论文、专著、研究报告、软件、专利、获奖及成果报道等。应当注明得到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资助和项目批准号或做有关说明。自然科学基金委与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浙江、安微、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等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同促进项目数据共享和研究成果在当地推广和应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