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知“稻”吗?石头缝里也能种出大米!-云南农业大学 新闻网
当前位置: 首页>>媒体传真>>网络>>正文

学习强国:小云故事绘 | 你知“稻”吗?石头缝里也能种出大米!

来源: 学习强国    时间:2024年09月26日    浏览量:

编者按:最近,你身边有哪些新鲜事?又有哪些话题想和朋友分享?什么!这个“梗”你还不知道吗?没关系,小云故事绘来啦!

云南网推出手绘漫画栏目《小云故事绘》,带你捕捉身边的趣事,发现不一样的视角,感知社会点滴的变化,让生活有趣更有爱~

石头缝里种出优质大米?听起来不可思议,但这个“奇迹”在云南正在发生。

金秋9月,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个旧市卡房镇对门村旱地优质稻种植基地里,金灿灿的稻穗压弯了腰,处处散发着稻谷的清香。

谁能想到这个地处深山腹地、属于喀斯特地貌的小山村,几年前还只能种土豆和玉米,农民想吃大米,只能花钱买。

而这一切的改变都源于旱地优质稻的种植。

什么是旱地优质稻?它从哪里来?为什么能在石头缝里勃发旺盛的生命力?小云带你一起去看看。

要弄清楚什么是旱地优质稻,离不开一个团队,那就是朱有勇院士及云南农大专家团队。朱有勇院士童年就生活在个旧市,“小时候,只有过年才能吃上大米饭,从小就有这样的梦想,盼望着在石头山上的旱地里种出水稻,就能天天过年。”朱有勇院士说。

这不仅仅是朱有勇院士的梦想,更是云南千万山区群众的梦想。

云南,这片39.4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88.64%是山地,海拔高、土壤贫瘠、水资源匮乏成为各地发展水稻种植最大的阻碍。

怎样让山区群众实现“米饭自由”?现代农业科技进步给出了答案。

首先是现代育种技术的进步。在科研专家长期努力下,培育出了适宜旱地种植的水稻新品种,它具有几个鲜明的特征:一是种子萌发的顶土能力强,出苗率高;二是分蘖能力强,旱地种植与水田一样分蘖旺盛;三是根系发达,抗旱抗逆能力强。

这些品种既有水稻高产优质的优点,又有传统陆稻抗旱抗逆的特质,这就是旱地优质稻。

同时,现代化学工业的进步,各种短期、长期的选择性除草剂的研发,为解决旱地优质稻除草提供了重要基础。

加上病虫害绿色防控新技术等一系列的技术突破,形成了旱地优质稻高产新技术成果。

通过多年多点不同海拔不同区域的小试、中试和放大试验,进一步完善了技术规程和技术标准,石头缝里种出优质大米的梦想一步步实现。

伴随着技术的成熟,旱地优质稻开始在云南适宜种植的地区开展示范应用。2022年在澜沧县竹塘乡蒿枝坝示范405亩、2023年在全省示范2.5万亩、2024年示范了5万亩……

科研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教当地农民怎么种、怎么干。

2023年,个旧市卡房镇以“干部规划家乡行动”为契机,主动加强与朱有勇院士及云南农大专家团队合作,结合当地石漠化山区海拔、降雨、土壤结构等要素,最终,卡房镇选择了新型杂交粳稻——“滇禾优615”品种。

当年,卡房镇种植旱地优质稻350亩,高产地块产量达到每亩640.4公斤。按照实测中产地块产量以及市场收购价格计算,同地块种植旱地优质稻比玉米每亩增加收益1100余元,种植户户均收入增加6389.7元。

2024年,卡房镇旱地优质稻种植面积从2023年的350亩增加到4000余亩,丰收已然在望。

事实上,不仅个旧市卡房镇旱地优质稻带着希望在云岭大地上长势喜人。

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遮放镇,一片片旱地优质稻随风摇曳,9月底将至的丰收期,预计每亩产量可达450—500公斤。在普洱市澜沧县竹塘乡,旱地优质稻在喀斯特地貌的山区中展现出勃勃生机,平均亩产达到369.2公斤,有效满足了当地30%以上的口粮供给,今年示范推广2.3万亩,预计能解决50%的农民口粮问题。

在怒江大峡谷,2023年示范推广3000多亩旱地优质稻,傈僳族群众喜获丰收,第一次吃上了山坡上种出的大米,今年扩大种植到1万多亩,在群山环抱中显得格外壮观。

在开远市,旱地优质稻与烟叶产业交相辉映,形成了一幅独特的农业景观,金黄色的稻穗与绿色的烟叶相得益彰,展现了粮烟协同发展的良好前景。

旱地优质稻实现了让稻香从水田走向旱地,扩大了稻米生产的耕地范围,实现了农田资源提升利用。

同时,不需要犁田耙田,不需要育秧栽秧,形成了轻简化生产技术,大幅度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省工省时省力省水。更重要的是,旱地优质稻没有水淹厌氧环境,大幅度减少稻田甲烷排放,实现了“环境友好”。

“当然,旱地优质稻成果也有局限性。”朱有勇院士介绍,这个成果不是所有地区都能用,只有在温润适宜地区才能应用,不是所有的水稻品种都能种,只有适宜旱地的少数品种才能种。不是技术有多难,只是示范培训还不到位。

旱地优质稻在科研人员的苦心钻研和广大农民的厚爱中成长,未来,它还会有更大的进步空间。

“我们希望更多同志到田间地头去,到农民群众中去,眼见为实,坚持真理,对创新成果多一些宽容和理解。”朱有勇说,“让我们共同努力拼搏,让一人学会旱地优质稻技术,就能解决一家人的吃饭问题,让千人万人学会,就能解决千家万户的吃饭问题!”



原文链接: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4780209134451348607&item_id=4780209134451348607&cdn=https%3A%2F%2Fregion-yunnan-resource&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




yuanwen 


图片

作者:

图片:

编辑:保德英

上一条:人民日报:“在国旗下集合”活动在云南农业大学举办
下一条:新华网客户端:云南农业大学学子在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新创业大赛获特等奖

Baidu
map